广东音乐组曲

2025-10-17 来源:十五运会组委会、残特奥会组委会

  作曲:叶小纲,广州交响乐团2005年委约创作

  演出时间:2005年9月17日

  演出地点:星海音乐厅

  指挥:杨洋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选自广州交响乐团与星海音乐厅共同主办的音乐会现场录音

  《广东音乐组曲》取材自流传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广东音乐,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以传统的广东音乐旋律为基本素材,运用西方管弦乐队的编制配器来重新构筑的管弦乐组曲,这种组曲形式让人想起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的组合方式。《广东音乐组曲》以近二十个段落组成。


广东音乐组曲—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是其中一段,乐谱最早载于1921年丘鹤俦所编《弦歌必读》,后由潘永璋改编。乐曲清新流畅,活泼明快,洋溢着喜悦之情;短促的断奏,犹似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乐队中采用了钢琴和竖琴,还有不少打击乐器来增添色彩效果,全曲推上欣喜之情的高潮后,即回复平静结束。


广东音乐组曲—饿马摇铃


  《饿马摇铃》是其中一段,曲谱最早见于1934年丘鹤俦编的《国乐新声》,作者佚名,曲中内容有说是写古时战场,“悬羊击鼓、饿马摇铃”,诱敌深入而歼的空营战术故事,民间音乐中罕见的题材。改编后较多采用了木管乐器,配合铜管和打击乐,将曲中悠扬动听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作了很好和很有效果的发挥。


广东音乐组曲—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其中一段,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1920年代的代表作,又名《醉太平》。据说吕文成曾畅游杭州西湖,触景生情而作。曲中表现了西湖秀丽景色的感受,描绘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曲调中既采用了浙江的民间音乐,又有广东音乐风格,旋律明媚流畅,音调婉转,格调清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连绵不断的抒情性。改编后乐曲开始只以弦乐演奏,其后陆续加入木管、竖琴、钢琴、打击乐及铜管,色彩变得丰富,末段在竖琴与乐队烘托下的小提琴独奏,将全曲带入一个无比优美的境界中结束。


广东音乐组曲—旱天雷


  《旱天雷》是其中一段,乐谱最早见于1921年丘鹤涛所编《弦歌必读》,扬琴家严老烈根据广东戏曲的过场曲《三宝佛》其中一段《三汲浪》改编而成。《三汲浪》的曲调平稳、低沉,改编成《旱天雷》后变为活泼、欢快。乐曲表达天逢久旱,看到乌云,听到雷声时的喜悦心情。以扬琴的演奏特性来改编。运用了民间音乐的加花技法,加以新的节奏处理,曲中不少乐句是七声音阶旋律。改编为管弦乐后,仍保持全曲分为两段,并将乐曲演奏两次的结构。两段情绪不同,第一段活泼欢快,第二段优美流畅。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