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便成为专业舞者、如今以舞蹈为职业的马旭阳已记不清自己登上过多少次专业舞台,“对我来说,比赛已经变成一件冷静的、激不起热情的,甚至是麻木的事情”。
4个月前,他作为站立舞者与轮椅舞者张利娇组队,开始轮椅舞蹈的训练。1个月前,在2025年残特奥会轮椅舞蹈比赛中,两人获得混合拉丁三项比赛第五名。与此同时,还有以广州轮椅舞蹈队为班底的其他13名运动员代表广东参赛。广东代表团最终在所有比赛项目中(9个)夺得5金2银2铜,4名运动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比赛后,我这才想起来,刚刚开始学习舞蹈的时候,老师问我‘什么是舞蹈’,我说‘跟着音乐跳’,她说‘不是’。”马旭阳一字一句说出深藏心底的教诲,“舞蹈是当你内心的情绪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时候,通过身体语言抒发,让别人在每一个动作里感受你的肌肉、灵魂和力量。”
当轮椅舞者林浩钦、梁巧婵、陈叶鑫、张利娇以令人惊艳的姿态和速度飞驰、骤停、旋转,在舞动中迸发动感与美感的时候,当站立舞者孙振杰、马旭阳、李思思作为引导和搭档与同伴配合无间,淋漓尽致挥洒激情的时候,当他们旗鼓相当、技惊四座,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激发的巨大能量,被所有人清楚看见。
五名运动员古灵精怪的合影。
双轮椅老将:挑战就是新的突破
舞台上冷艳、傲娇的梁巧婵,私底下是一个顽皮可爱的女生,一笑起来就东歪西倒。
虽然有肢体残障,梁巧婵从小好动、好奇,喜欢尝试新鲜事物。2016年,偶然知道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有免费学习轮椅舞蹈的项目,她立即报名参加,一下子就迷上了。很快,第一次参加全国轮椅舞蹈锦标赛,她便获得冠军,自此她似乎“开了挂”,获奖无数,甚至登上国际舞台。“开挂”的背后,是她持续不断的艰苦训练。
2025年残特奥会的轮椅舞蹈比赛,是她的舞蹈生涯中重要的一役。
巧婵和浩钦的默契共舞。
体育舞蹈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拉丁舞包含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支舞,摩登舞包含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斗牛舞、狐步舞和快步舞。广州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轮椅舞蹈国际裁判蔡杲介绍,梁巧婵一直是拉丁舞的选手,林浩钦是摩登舞的选手,但由于缺少各自双轮椅的舞伴,所以教练组通过和他们的沟通,最终一致决定让他们增项,成为十项选手。
“在增项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相当大的困难。”长期支持并熟悉运动员们的蔡杲发现,巧婵掌握不了摩登的架型,无法理解优雅的摩登舞的状态及动律;浩钦一开始无法理解拉丁的动律及动作特点。在训练期间,他们哭过不止一次,浩钦和蔡杲甚至有过争执,“可想而知,他们的压力有多大”,蔡杲说。
“舞种转换的难度,首先是认知上的,要理解一些概念,才能跳出不一样的感觉,尤其是比赛中十支舞的舞种都不一样,音乐也不一样,而要怎么跳出区别,技术上有难度。”梁巧婵说,“与此同时,我需要把一些坏习惯改掉,还要进一步提高轮椅操作技巧。”
巧婵和浩钦的默契共舞。
同时,两人还面临磨合的难题,“尤其是两部轮椅之间的操纵也需要磨合”。“困难的确有,而且还不少。”林浩钦解释道,摩登舞蹈相对拉丁舞没有那么多舞者对舞者的引导,而是更讲究架形,舞者要从架形中去产生连接。“力”在舞者之间的连接起到既微妙又重要的作用,“在连接中,要去感受对方的力,以及控制住自己给多少力,以展现出想要的动作和效果”。对“力”的讲究是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他和梁巧婵之间需要不断摸索、磨合。比赛前3个月开始,朝九晚六的他们下班后马上赶到舞蹈室练习,“无缝衔接”,周末两天基本上从早练习到晚。
“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一场全新的突破。”梁巧婵由衷地说。
这一次比赛,他们在搭档的项目中共夺得三金一银。比赛的结果令他们感到“比较满意”“甚至有一点惊喜”,但林浩钦直言“追求完美才是我们的目标”,“未来要回到身体本身,去继续开发潜能”。
混合搭档:舞蹈不是“1+1=2”
这是陈叶鑫第一次站上这么大的舞台。
在此之前,她和孙振杰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合练,一个未经大赛历练,一个已有七八年没参加轮椅舞蹈训练。
“在16节课里,我们要完成5首曲子的准备,等同于一首曲子只能花一节课编舞、两节课练习。”说起这个,孙振杰却乐呵呵地表示,“我们的想法是放开来跳,一定要跳得开心”。
“开心”并不意味着掉以轻心。对于舞蹈,他们有着志同道合的热爱与享受,也有着同样的执着投入。
陈叶鑫与孙振杰跳出“开心”。
陈叶鑫2岁时因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但从小向往跳舞。2023年,在轮友的介绍下第一次接触到轮椅舞蹈,那一瞬间,她知道自己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实现跳舞的梦想的同时,陈叶鑫发现自己的许多改变,“练习舞蹈之外还要加强其他运动,比如说核心力量训练、手臂力量训练,因为要不断推轮,还要保持推轮时候的体态,这样才能确保舞姿好看,这些都需要额外练习,提高技术的同时,也有益于身体康复”。
作为专业舞者,孙振杰曾在2018年接触到轮椅舞蹈并与轮椅舞者搭档参加比赛。但是退役后,他因故暂时中断了与轮椅舞蹈的关联。这一次,因为比赛,他又重新续上这份缘分,成为轮椅舞者的老师和舞伴。
关于与孙振杰搭档这件事,陈叶鑫不是没有担忧:“如果是自己solo(独舞)的话,可以即兴,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但是跟舞伴一起合作的话,需要两个人一起配合,要磨合的地方蛮多。”
陈叶鑫与孙振杰跳出“开心”。
孙振杰在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以前我可能会认为我把舞伴的动作编排得好看,我自己就负责跳好自己的,但是这样一来,顶多也就是一加一等于二,而舞蹈不是单一的加减法,或者是机械的程序,需要我们有化学反应。”如何有化学反应?他领悟到,要从以前的“我站着跳我美,你坐着跳你美”这种情况转变到自己作为对方的老师、舞伴、朋友,要更多地在乎她是否可以合理地操纵轮椅,并把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这一场比赛中,他们一起获得混合拉丁三项第四名和混合拉丁五项第五名。作为退役的舞者,孙振杰因为轮椅舞蹈而获得展示舞蹈的机会;作为轮椅舞蹈的新将,陈叶鑫为人生寻找到一个自信绽放自我的舞台。
站立舞者:他们让我燃起初心
4个月来的经验,拓宽了马旭阳对舞蹈的理解:“在以前我参加的专业比赛中,大家的眼光更多的是审视,对舞蹈进行冷静的观察和评判,比如这个选手到底好在哪里,他有什么我没有做到的地方,大家习惯用标准去评价他们,而不从情感出发。而在这一场比赛上,我感觉到‘很有爱’,无论是选手们比赛的状态,场上的欢呼和掌声,还是来自彼此之间强大的精神支持,让我感受到‘舞蹈本来应该就是这样’。”
更让他触动的是轮椅舞者们对于舞蹈的态度:“他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从练习场下来都会说‘好想再跳一次’‘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其实他们的训练量很大,训练的时间跟职业舞者相差无几。”他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这才是对的”:“这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过程。因为如果太久地把舞蹈当作职业的时候,就会产生懈怠心情,而他们能够燃起我对舞蹈的初心和热情。”与此同时,他希望能为轮椅舞者带来更系统化的训练,帮助他们对舞蹈有更透彻的理解,彼此发挥各自的优势。
他们舞出自己的梦想。
也正因为这一次训练和比赛的经历,他想起从小到大的许多朋友,因为伤痛而放弃舞蹈竞技这条路:“从轮椅舞者身上我得到启发,也许这些朋友们也可以重新找回自己对舞蹈的热爱,打破自己的枷锁,重新站上舞台。”
同样作为站立舞者的李思思,也在与搭档的合作中收获突破。
今年3月,她与舞伴林浩钦赴香港参加轮椅舞蹈国际比赛——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轮椅舞蹈比赛。对于体重45公斤的李思思来说,要推动一位男士和他的轮椅完成五支舞并不简单,如果舞伴在力量上没有配合好,轮椅就会变得异常沉重。“至今我还记得,那些训练后的夜晚,双臂发抖、双手全麻的感觉。”李思思回忆道。
这一场比赛是他们参加残特奥会的预演。回到广州后,他们一起研究国际赛视频、学习优秀选手的技术,重新调整基本功训练方法,以更贴近轮椅舞的实际需求。除了舞蹈组合练习,她还投入大量时间训练两个人的体能。她深知,大赛当前,舞蹈不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肢体延伸出的美感,是情绪的真诚表达。
他们舞出自己的热情。
比赛过程中,他们一直互相商量、调整,一样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力量、体能、配合,都在一点点蜕变。最终,他们包揽了混合标准舞项目的所有金牌。“这些荣誉证明了我们之前的训练方式是有效的、正确的。”李思思动情说道,“在舞蹈的过程中,我甚至感觉他仿佛站了起来——我们是在用心灵共舞。”
“班主任”:想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
邓宇翔是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轮椅舞蹈队员们的“班主任”,负责项目的发展和管理。3年多来,他参与发展本土的轮椅舞蹈队,还承办了几次全国性的轮椅舞蹈赛事和项目推广活动。如今,轮椅舞蹈已成为广州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的品牌项目。
这是他们的逐梦之旅。
对于这一次比赛的成绩,邓宇翔的评价是“超出预期”。但当舞者们都对结果兴奋不已、展现出自信的时候,他冷静地表示接下来需要警惕他们过分骄傲和自我满足,导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其实大多数运动员都没有表现出最好的状态,接下来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大家还要做好比赛情绪的管理,克服紧张焦虑的心态。”
双轮椅舞蹈是两名轮椅舞者合跳,混合舞蹈是一名站立舞者、一名轮椅舞者合跳,在邓宇翔看来两者没有什么不一样,也同样面临难题:“目前没有一套科学的、专门针对肢障人士的舞蹈教学系统。如何正确地转动轮椅、如何在轮椅上做出标准美观的舞蹈动作这些都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
他们对未来充满自信。
然而,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还在摸索当中,在此之前许多老师都使用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教学,但这不一定适用于轮椅舞蹈,所以对于他来说,首要任务是针对残障人士的身体机能特点,尽快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教学体系,总结这一次大赛的经验,结合运动员的特点和优势,助力个体发展,也推动广州市轮椅舞蹈的发展。
2025年残特奥会轮椅舞蹈比赛广东代表团获奖情况
混合标准舞三项:
第一名林浩钦、李思思
第三名黄钟结、李嘉庆
第六名梁佳茵、徐姜楠
混合标准舞五项:
第一名林浩钦、李思思
第三名黄钟结、李嘉庆
第六名梁佳茵、徐姜楠
双轮椅标准舞三项:
第一名林浩钦、梁巧婵
双轮椅标准舞五项:
第一名林浩钦、梁巧婵
双轮椅拉丁三项:
第一名林浩钦、梁巧婵
双轮椅拉丁舞五项:
第二名林浩钦、梁巧婵
混合拉丁三项:
第四名陈叶鑫、孙振杰
第五名张利娇、马旭阳
第六名梁巧婵、张浩然
混合拉丁五项:
第五名陈叶鑫、孙振杰
第六名梁巧婵、张浩然
集体舞:
第二名
体育道德风尚奖:
林浩钦、梁巧婵、张利娇、李思思
文/记者:林琳 实习生:陈凯桦
图/记者:陈忧子
视频/记者:陈忧子、林琳 实习生:陈凯桦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