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三项

2025-08-14 来源:残特奥会组委会

  项目介绍

  铁人三项面向群体为身体残疾或视力残疾的运动员,将游泳、自行车和跑步这三项运动结合起来而创造的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考验运动员体力和意志的运动项目。铁人三项分别结合在自然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车和公路长跑三个项目,铁人三项也叫全能三项。这三项运动的顺序是游泳(750米)、自行车(20公里)和长跑(5公里),三项不能中断,只有其中一项完成,才能进行下一项活动。

  铁人三项运动级别

  (一)国际铁联采用循证分级系统,根据运动员参加残疾人铁人三项运动时其残疾人所造成的行动受限程度进行运动分级。

  (二)共有9个运动级别,如下:

  (1)PTWC1:最重度残疾人轮椅使用者。运动员在自行车赛道中必须使用倚靠式手摇三轮车,在跑步赛段中必须使用竞速轮椅;

  (2)PTWC2:轻度残疾人轮椅使用者。运动员在自行车赛道中必须使用倚靠式手摇三轮车,在跑步赛段中必须使用竞速轮椅;

  (3)PTS2:极重度残疾人。在自行车和跑步赛段中,截肢运动员可使用经过许可的假肢或其他辅助性设备;

  (4)PTS3:重度残疾人。在自行车和跑步赛段中,运动员可使用经过许可的假肢或其他辅助性设备;

  (5)PTS4:中度残疾人。在自行车和跑步赛段中,运动员可使用经过许可的假肢或其他辅助性设备;

  (6)PTS5:轻微残疾人。在自行车和跑步赛段中,运动员可使用经过许可的假肢或其他辅助性设备;

  (7)PTVI1:包括双眼均无光感知能力的完全失明的,和具有些微光感知能力的运动员。比赛全程必须有引导员陪同,在自行车赛段中必须使用双人自行车。

  (8)PTVI2:包括严重的视力障碍运动员,比赛全程必须有引导员陪同,在自行车赛段中必须使用双人自行车;

  (9)PTVI3:包括轻度的视力障碍运动员,比赛全程必须有引导员陪同,在自行车赛段中必须使用双人自行车。

  场地与器材

  场地要求:

  (1)铁人三项比赛场地的设计和布置要尽可能的以转换区为中心构造一个主会场区域。

  (2)转换区应靠近游泳起点,综合考虑残疾人的使用便利性。

  (3)游泳水域水深至少1.8米,要求水情稳定安全,水质符合卫生标准。水温一般应在20℃以上,20℃以下可穿专用的保暖泳服比赛。游泳起点至少要设置一个能容纳所有选手的60米×2米的出发平台和为所有运动员提供公平出发位置的出发线带。优秀组的选手之间应享有至少75厘米的间隔空间。游泳路线理想设计为顺时针方向游进,每圈750米,全程2圈。第一个转弯处距离出发线不应少于300米。游泳终点至少4米宽,地面以蓝色地毯覆盖。

  (4)自行车路段要求赛道路面平整,宽度不应少于5米。优秀组比赛的自行车赛道路线应设计不少于3圈,理想赛道为6-8圈的环形赛道,避免180度的折返,禁止出现交叉路段。

  (5)跑步路段要求赛道路面平整,赛道宽度不少于3米,无交叉,赛段全程必须有明确的路线指示标志。每1公里要设里程指示牌,每2公里至少设一个饮水站,每个饮水站的长度至少30米。终点线前要求至少有3米宽、100米长的直道。

  器材:

  (1)运动员必须戴赛会提供的游泳帽,并按赛事规定穿着游泳服。比赛允许戴泳镜和鼻夹。但不可以使用脚蹼、手套等人造推进装置。

  (2)在残疾人铁人三项比赛中,此处使用的“自行车”一词包含了自行车、双人自行车或手摇式自行车;所有自行车应由人力驱动。手或腿可用于驱动自行车,但不能同时驱动。自行车和安全头盔由运动员自备。

  (3)在跑步赛段中,选手必须穿运动鞋、背心,禁止赤膊、光脚比赛。比赛中可以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但不能使用玻璃器皿、耳机和无线电接收器。

  比赛规则

  铁人三项比赛有短距离(游泳0.75公里、自行车20公里、跑步5公里)、奥运会距离(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长距离(游泳4公里、自行车130公里、跑步30公里)、超长距离(游泳3.8公里、180公里、跑步42公里)四种。比赛中,运动员应按规定依次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游泳赛段、游泳至自行车的换项、自行车赛段、自行车至跑步的换项、跑步赛段,直至到达终点完成比赛。

  (1)游泳赛段:运动员可以采用任意泳姿(一般为自由泳)在由浮标和绳索标志出的三角形路线上前进。运动员可以踩水或漂浮,或者站立在水底或抓住静止物体休息。如果有运动员不按规定路线游进,缩短了赛程,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如果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犯规,就要被罚在游泳赛结束后停留30秒再继续比赛。

  (2)自行车赛段:从水里上岸后,运动员要马上转入自行车的赛程,整个赛程必须骑自行车完成,必须使用指定的专用自行车架,完成自行车赛段后再将自行车放回原架。运动员必须在指定的区域或者起始线处上下自行车,在换项区域内不得骑车。比赛前,裁判员将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车辆和头盔进行检验;比赛中,运动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赛道方向骑行,不得阻挡、影响其他选手的骑行和超越。运动员从将自行车从架上取下时起直到完成自行车赛段并将自行车放回原停车架时,全程都必须戴好头盔,以保证安全。

  (3)如果车胎出现问题,如果是专业组,组委会提供备用车轮站的,运动员可以骑行、推行或背行,带上自行车到备用车轮站更新轮子。

  (4)跑步赛段:运动员必须用双脚(或指定轮椅)完成全程比赛。跑步过程中,可以跑或走,但不可以爬行。赛事医务代表有权对他们认为身体状况已出现不良现象或丧失比赛能力的运动员提出停止比赛的要求。

  (5)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从游泳换到自行车或者从自行车换到长跑所用的时间至关重要,在换项区域内不能阻止其他的运动员,或者侵犯他人的竞赛设备。运动员必须在指定的区域或者起始线处上下自行车,在换项区域内不得骑车。禁止任何人裸体或者不适当的暴露身体。比赛时运动员不能互相阻挡或妨碍,更不能恶性竞争,做出危险动作。如果在自行车或者长跑赛段中犯规,裁判可能出示黄牌警告。这时运动员必须停止比赛等待裁判警告后才能继续。严重犯规或者多次犯规,运动员就会被红牌罚出赛场。两张黄牌积累就会得到一张红牌,红牌自动罚下。规则鼓励裁判在比赛中前摄性的警告以阻止犯规的发生。但是他们不必在出示第一张黄牌以前警告犯规的运动员。当然规则的重点是保证比赛顺利的进行,裁判介入的越少越好。违规的运动员将受到警告、取消比赛资格、停赛或者禁赛的处罚。

  转换区

  (一)当地组委会应当在上水区安排至少16名上水助理人员,负责帮助上水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到达预备转换区。上水区的助理人员最终数量由世界铁联技术代表决定。只有这些人员才能进入该区域。对这些人员的培训需受世界铁联技术代表监督;

  (二)上水期间,上水助理将根据运动员泳帽颜色对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帮助:

  (1)红色:残疾人运动员需要从上水区抬至防寒泳衣更换区;

  (2)黄色:残疾人运动员需要被搀扶着走或跑到防寒泳衣更换区;

  (3)绿色、橙色或白色:残疾人运动员在上水区不需要任何辅助,白色泳帽仅用于引导员。

  (三)上水助理应当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全心全力帮助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

  (四)上水区和转换区之间不允许使用自行车、双人自行车和手摇式自行车;

  (五)所有移动装备必须留在各残疾人运动员所在转换区内的指定位置,所有使用过的泳帽、护目镜、防寒泳衣、泳绳和头盔放在储物箱里;

  (六)在自行车比赛前及比赛后,自行车鞋必须被放置在转换区内的指定位置;

  (七)转换区内PTVI1、PTVI2、PTVI3级运动员(男子和女子)的位置必须离上车线最近,后面紧接着是PTS5、PTS4、PTS3、PTS2和PTWC1、PTWC2级运动员;PTWC1、PTWC2级残疾人运动员可以在转换区内骑乘手摇式自行车;

  (八)每名PTWC1、PTWC2级残疾人运动员将有一片4x2米的个人空间。当完成换项时,运动员和个人助理及其所有装备都需在此区域内。

  (九)在第一个转换点之后和上车线之前,将提供一个转换后的区域,以放置不愿在转换过程中长距离单脚跳的运动员的假肢。该装备将由技术官员或技术代表授权的人员移回转换区的运动员空间。该装备必须明确标明运动员的比赛号码。

  外界援助

  (一)技术代表可决定残疾人铁人三项运动员可接受援助的区域或路段,可提供哪些援助以及适用的规定和条件。

  (二)可向残疾铁人三项运动员提供援助,使他们能够在意外情况发生后回到自己的手动自行车/轮椅赛车或自行车上。任何机械维修都必须由运动员在没有外部协助的情况下进行。援助只能由技术官员、赛事工作人员或同一赛事的另一名运动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