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种,也是国际通行棋种,属于二人对抗性棋类游戏。它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
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圆形棋子。棋子共有三十二枚,红黑二色各有十六枚,摆放和活动在棋盘交叉点上。比赛开始后,双方轮流走子,以把对方的将或帅“将死”“困毙”或对方认输者为胜,不分胜负者为和局。
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象棋的国际组织为世界象棋联合会,于199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有27个会员单位。
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象棋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它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6月7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场地与器材
残疾人象棋项目的比赛场地、器材同健全人比赛。视力残障运动员使用特制的象棋及棋盘。
比赛规则
残疾人象棋项目的比赛规则、裁判法基本同健全人比赛。
特殊规则:按照象棋联合会残疾人委员会规定,患有肢体残障的选手不能自己完成行棋时,可以指派他人(可以为专业志愿者)替其行棋,故比赛需要一定数量懂外语的专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