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

2025-08-14 来源:残特奥会组委会

  残奥聋奥项目举重

  项目介绍

  残疾人举重项目最早出现在1964年日本东京残奥会上,当时被称作“卧举”(weightlifting),仅有脊髓损伤的男运动员参加,以后又增加了“力举”(powerlifting)的举式,现已确定为残奥会的举式。

  卧举和力举虽然都是在卧推床上举起杠铃,但卧举是直接从胸高的高度上举起,力举虽然仍然用卧式,但是采用直臂从杠铃架上取下杠铃,再曲臂到胸前停顿,杠铃触及胸部后再将杠铃举起。

  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首次增加了女子比赛。纵观国际举坛,中国、埃及、尼日利亚、伊朗实力较强,2004年雅典残奥会我国在这个项目上共获得5金、4银、6铜和3个第四名的成绩。2008年北京残奥会举重比赛中我国获得9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在接下来的伦敦残奥会、里约残奥会、东京残奥会和巴黎残奥会举重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金牌总数名列前茅,目前全世界共有120多个国家开展了残奥举重运动。

  参加残特奥会举重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脑瘫和肢体残疾的伤残人士和侏儒症患者。运动员按体重划分为男、女各10个级别,残疾级别采取达最低标准者即能参赛的公开级,每个级别的比赛都直接进入决赛。每位选手有三次试举机会,允许第四次试举,但只作为记录,不计入最后排定名次的成绩。每次试举所增加的重量必须为1公斤的倍数,在破记录的情况下可以是0.5公斤的倍数。

  场地与器材

  场地要求:

  残疾人举重项目的比赛场地是在举重比赛的大台上进行,大台上有一个4米乘4米的举重台,两侧设有轮椅坡道。

  器材:

  举重器材由卧举凳、支架及支架调节设备等组成。

  (1)卧举凳:卧举凳必须牢固、结实,为运动员提供最大的稳定性保障。其长度为2100毫米,主体宽度为610毫米,但在靠近运动员仰卧头部的一端705毫米的地方,宽度为305毫米。

  (2)支架:从地面到杠铃横杠的垂直距离不低于700毫米,不高于1200毫米,两个支架间的距离为1100毫米。

  (3)运动员卧举凳下应准备两条绑缚带。

  比赛规则

  1.运动员平躺在力举凳上进行比赛。

  2.运动员握距超过81厘米。

  3.比赛时,横杠须触及运动员胸部并有明显停顿后,方能进行上举。

  4.在试举过程中,运动员头部、肩部、臀部、足部不能离开凳面。

  5.两臂伸展不均、上推过程中横杠有下降或试举过程中杠铃触及支架均视为犯规。

  6.在试举过程中,如两手在横杠上侧向移动,即改变握距,也视为犯规。

  7.横杠触及胸部后,利用杠铃下沉或借助胸部反弹完成动作视为犯规动作。

  8.横杠举起过程中杠和杠铃触及支架则为犯规。

  9.未能遵守裁判员的口令。

  10.在规定的时间(两分钟)内未能将杠铃推离出支架。

  比赛轮次

  比赛分为三个轮次,每一轮的出场顺序是杠铃的重量由轻到重。

  特奥举重

  项目介绍

  1983年,举重项目比赛进入特奥运动会。特奥举重比赛规则是以国际举重联合会(IPF)和国家主管团体(NGB)的举重比赛规则为基础,并根据特奥运动员的运动生理特征而制定的。

  比赛规则

  特奥举重项目比赛按照特奥运动员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即男女青年子组为21岁以下,男女成年组为21岁以上。

  特奥运动员先进行预赛,根据预赛成绩分成若干个不同能力的竞赛组别进行决赛,每组不超过8人,每组分别录取名次。

  项目设置

  (一)特奥举重比赛项目:

  设置深蹲、卧推、提铃三个比赛项目,特奥运动会举重比赛通常采取深蹲、卧推、提铃三个比赛项目。有的特奥举重比赛还设有卧推+提铃组合式比赛的项目。

  (二)体重级别:

  男子特奥运动员设52、56、60、67.5、75、82.5、90、100、110、125公斤级和125以上公斤级共11个级别。

  女子设44、48、52、56、60、67.5、75、82.5、90公斤级和90公斤级以上共10个级别。

  规则与要求

  (一)深蹲要求特奥运动员把杠铃置于颈后与双肩齐平的位置,将杠铃扛出,待主裁判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屈膝下蹲至九十度,然后站起保持静止,待主裁判发出:“回架!”的口令后将杠铃放回支架。

  (二)卧推要求特奥运动员平躺在卧推架上,将杠铃移下杠铃架,保持手臂完全伸展且不动,待主裁判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将杠铃触及胸部,待主裁判发出:“推!”的口令后将杠铃推至两臂伸直,待主裁判发出:“回架!”的口令后将杠铃放回支架。

  (三)提铃要求特奥运动员下蹲,双手抓握杠铃,提起杠铃直至完全站立,待主裁判发出:“下!”的口令后将杠铃放回到举重台上。

  (四)参加特奥举重比赛的特奥运动员年龄必须达到16岁。

  (五)特奥举重比赛在比赛前一天完成运动员称重。

  (六)特奥运动员每级别中的运动员人数不超过14人,如果是混合级别比赛则分别录取名次,每场比赛按照轮次进行比赛,每人共有3次试举机会,每轮比赛试举重量轻的运动员先试举,杠铃的重量逐渐增加,杠铃重量是2.5公斤的倍数。

  (七)两项组合式比赛得分为该特奥运动员在卧推+提铃中成功试举的最大重量之和,三项组合比赛得分也是如此。

  (八)特奥举重项目设置保护员,保证特奥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安全。

  (九)被诊断为寰枢椎不稳的唐氏综合症的特奥运动员不得参加深蹲项目。

  (十)在称量体重时,由教练员填写第一次试举重量,每次试举重量可以改变两次。

  (十一)运动员试举为两分钟,超过时间则为犯规。

  比赛器材

  1、杠铃:杠铃杆20公斤,长度220厘米。

  2、杠铃片:25、20、15、10、5、2.5。

  3、卡箍:2.5公斤。

  4、后蹲架。

  5、卧推架。

  6、举重台:4米乘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