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安全、聚力护航全运 广州赛区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演练顺利开展

2025-08-07 来源: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

  8月6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保障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奥体南路公交总站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演练由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广州公交集团主办;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卫生健康委协办。省市执委会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出席。

  演练集结了8支队伍、4类应急力量,60余名人员参演,出动各类保障车辆20余辆,旨在聚焦交通运输安全,提升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全面检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确保赛事交通运输安全顺畅、精准高效。

  演练以驾驶员突发疾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道路严重堵塞、车辆突发冒烟等事件为模拟场景,包括人员疏散转运、医疗救护、交通疏导、消防救援等环节全流程实战情境。演练指令下达后,各应急处置队伍迅速响应,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处置工作;公交集团应急处置队伍紧急调集备用车辆和驾驶员赶赴现场;公安交管部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疏导交通;医疗急救队伍开展紧急救治并将“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消防救援队伍负责灭火救援等任务。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充分展示了应急协同机制的高效性和各部门的专业素养。经各单位通力配合,短时内完成处置,保障车辆安全顺利抵达,演练达成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

  严把“三关”,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安全顺畅、精准高效”的总体目标,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严把驾驶员准入关。高标准遴选身心健康、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驾驶员参与保障。

  严把车辆检测关。采取“赛事专检+日常闭环”模式严格车辆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安全可靠。

  严把运行监控关。建设全运智慧交通调度系统,结合行业“两客一危”智能监管平台,通过卫星定位、智能视频监控等方式,强化车辆实时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管理。

  精心保障,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持续优化交通保障,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推动赛事交通服务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

  科学规划交通保障通道。按照“一主一备”原则完成赛事保障通道“大流线”规划,涉及线路213条,约1300公里,确保抵离站点、接待酒店和涉赛场馆等关键场所之间交通便捷通达。编制“一场三站”、赛事场馆等交通组织流线方案及图册,确保重点涉赛场所交通保障“小流线”安全顺畅。

  大力提升城市道路品质。以“一场三站”枢纽门户、保障通道、比赛场馆等为关键点,积极推进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涉赛交通标志更新优化等路域环境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48个城市道路品质提升项目,完成385块涉赛交通标志整合、优化。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保障。结合赛事安排,优化比赛场馆、商圈、景区等区域公交线路和站点,完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衔接,通过开设临时公交专线、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加强热门区域出租车运力调度等措施,保障赛事期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精细交通服务保障标准。明确细化运动队、技术官员、新闻媒体等十三类客户群体保障服务标准,以赛事运行为核心建立“中心-分中心-调度点”三级调度运行体系。积极探索无障碍出行保障新模式,初步完成采用全自动无障碍踏板的公交运力改造。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8项赛事的交通保障任务,累计发送2100余车次,服务各类客户群体3.7万余人次。

  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围绕十五运会交通保障服务,构建智慧交通调度系统,通过接入700余台保障车辆、200余条保障通道与城市公共交通、路网等智慧感知数据,为赛事提供运输任务智能调度、车辆运行智能监控预警、交通数据深度分析及城市路网动态监测等功能。

  下一步,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将大力推进交通保畅工作,加强开幕式交通组织研究,为赛事提供安全顺畅、精准高效的交通服务,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